先天性唇腭裂病儿TORCH感染的血清学研究
来源:  时间:2007-04-17 09:34:49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弓形虫(TO),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和单纯疱疹病毒Ⅱ(HSVⅡ)感染与先天性唇腭裂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20例2月龄至10岁唇腭裂病儿和62名正常儿童血清抗TO-IgM,抗RV-IgM,抗CMV-IgM和抗HSVⅡ-IgM用ELISA法作检。结果:病儿阳性率分别为4.2%,3.3%,33.3%和3.3%,正常儿分别为1.6%,3.2%,21.0%和3.3%,两者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2~3月龄组病儿抗CMV-IgM阳性率为43.8%,显著高于正常儿的9.1%(P<0.05)。结论:唇腭裂的发生与TO,RV和HSVⅡ感染可能无明显关系,与先天性CMV感染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弓形虫 风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单疱疹病毒

  Nahmias(1971年)首先使用TORCH一词,它是指能造成胎儿感染并造成先天性畸形或发育异常的几种重要病原体。TO为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下称为TO);R为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下称RV);C为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下称CMV);H为单纯疱疹病毒(Herpesvirus,下称HSV)Ⅰ或Ⅱ型。TORCH胎儿感染致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头部畸形,甚至死胎已有报告[1~6]。目前罕有TORCH感染与先天性唇腭裂发生的研究报告。我们对120例先天性唇腭裂病儿血清抗TO、RV、CMV和HSVⅡ-IgM作检测。了解先天性唇腭裂病儿TORCH的感染状态和对TORCH感染与先天性唇腭裂发生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被检血清取自在我科手术整复前的120例先天性唇腭裂病儿。其中男74例,女46例。对照血清取自62名无先天性畸形正常儿童。各年龄组见附表。
  2.试剂:TO-IgM,RV-IgM和CMV-IgM试剂盒为意大利SORIN公司产品。HSVⅡ-IgM试剂盒为美国ZEUS公司产品。
  3.方法: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2ml,离心分离血清。将血清放置在-20℃低温冰箱内保存。实验前将待测样本按1:101比例稀释,用捕获ELISA法分别测定血清中抗TO-IgM,抗RV-IgM,抗CMV-IgM和抗HSVⅡ-IgM。
  4.结果判断:用酶标450波长读吸收值。样本平均吸收值≥临界对照孔平均吸收值为阳性,样本平均吸收值<临界对照孔平均吸收值为阴性。

结 果

  120例唇腭裂病儿抗TO-IgM,抗RV-IgM,抗CMV-IgM和抗HSVⅡ-IgM阳性率分别为4.2%,33.3%和3.3%;正常儿分别为1.6%,3.2%,21.0%和3.2%。经χ2检验,病儿与正常儿间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2~3月龄病儿组抗CMV-IgM阳性率为43.8%,正常儿为9.1%,前后两者比较P<0.05。各年龄组抗TORCH-IgM检测结果见附表。

    附表 各年龄组病儿和正常儿抗TORCH-IgM检测结果
 

抗TORCH-IgM阳性数(%)
组别   例数 TO RV CMV HSVⅡ
2~3月龄 病儿
正常儿
16
11
0
0
0
0
7(43.8)
1(9.1)
0
0
 ~6月龄 病儿
正常儿
27
15
1(3.7)
0
1(3.7)
0
9(33.3)
3(20.0)
0
0
 ~1岁 病儿
正常儿
19
8
1(5.3)
0
1(5.3)
0
6(31.6)
2(25.0)
0
0
 ~5岁 病儿
正常儿
28
15
1(3.6)
0
1(3.6)
0
9(32.1)
4(26.7)
1(3.6)
1(6.7)
 ~10岁 病儿
正常儿
30
13
2(6.7)
1(7.9)
1(3.3)
2(15.4)
9(30.0)
3(30.7)
3(10.0)
1(7.7)

讨 论

  目前认为弓形虫侵入孕妇体后,能经血液通过胎盘至胎体内,造成流产、早产、死胎、畸胎或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有学者用ELISA法检测抗TO-IgM阳性的24名新生儿中,10例有组织缺损畸形[2],有报告0~14岁健康婴儿和儿童血清抗TO-IgM阳性率为1.83%,有各种先天性疾病及畸形患儿阳性率为5.0%[3]。本研究结果正常儿童和唇腭裂病儿抗TO-IgM阳性率分别为1.6%和4.2%。两者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在2~3月龄组未见有抗TO-IgM阳性病例。本资料仅表明唇腭裂病儿TO感染状态。而未能表明TO感染与唇裂发生有明显关系。
  本研究结果健康儿和唇腭裂病儿抗RV-IgM和抗HSVⅡ-IgM阳性率均分别为3.2%和3.3%。与杨威等[4]报告的健康儿和畸形儿RV-IgM分别为1.2%和1.3%,HSVⅡ-IgM分别为1.2%和1.9%较为接近。作者曾报告[7]唇腭裂病儿母亲怀孕早期被追及有风疹病毒感染史者仅有3.6%,未见有母体单纯疱疹感染的病例。据上述资料,作者认为RV和HSVⅡ感染引起消化系、心血管等畸形可能性大,而致先天性唇腭裂畸形可能性较小。

 近年来,对胎儿CMV感染所致唇腭裂以外的其它畸形和病有较多的研究。有报告[4]用ELISA法测定小于3月龄的消化道、心血管和颅脑畸形儿血清抗CMV-IgM的阳性率为21.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8.2%。钱丽清等[5]用PCR检测畸形儿和非畸形儿死亡新生儿组织标本中CMV-DNA片段,结果畸形组CMV阳性率高达42.19%,明显高于非畸形组的4.69%。认为CMV感染可能导致小头畸形,脑积水和脊柱裂等畸形。作者的研究报告认为多基因遗传是唇腭裂的重要病因,胚胎早期环境因素与唇腭裂发生关系密切[7]。本资料,2~3月龄组唇腭裂病儿抗CMV-IgM阳性率高达43.8%,显著高于健康儿的9.1%(P<0.05)。认为CMV在子宫内感染造成胚胎发育的不良环境因素,CMV可在胎儿组织内复制,干扰正常器官组织的发育而发生唇腭裂畸形。
  按1994年制订的《CMV感染诊断试行标准》,病儿出生后2周内血清CMV-IgM阳性为先天性感染;出生后2周内无感染,出生后1~3月内CMV-IgM阳性为围生期感染。本研究无病儿出生2周内作IgM抗体检测结果,由于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IgM抗体可在体内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据此,2~3月龄组抗体CMC-IgM阳性病儿可视为先天性CMV感染,但亦不能排除有小部份围生期感染的可能。从结果中可知,大于3月龄病儿抗CMV-IgM阳性率明显下降,而正常儿则明显升高,10周岁前两者抗CMV-IgM阳性率基本相同,分别为30.0%和30.7%。前者可能是病儿出生后IgM抗体逐渐被降解所致,后者与后天CMV水平感染有关。作者认为本研究结果仍可表明先天性CMV感染与唇腭裂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 友情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