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综合序列治疗
来源:  时间:2007-03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因其解剖部位特殊,涉及美观和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对患者机体和心理的影响不容忽视。早期 (I、II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无论采用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局部一区域晚期(III、IV 期)。由于受到局部解剖和维持功能的限制,单纯通过扩大手术切除范围和改进现有手术技术,除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外,已无法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延长其生存时间。
 

纵观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历史发展与演变,不难看出,肿瘤外科学、肿瘤放射治疗学、肿瘤化学治疗学构成了现代肿瘤治疗学的三大支柱。手术、放疗、化疗3种手段各有特点,互为补充。对于大部分实体肿瘤而言,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某些肿瘤,尤其是解剖位置特殊的肿瘤如鼻咽癌以及未分化或低分化癌,则以放射治疗效果更佳。对于非实体肿瘤如恶性淋巴瘤等,化疗、放疗则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因此.从总体上看,3种治疗手段各有优缺点,在肿瘤治疗中都有无法代替的地位,特别是当代各个专业的肿瘤学家对各种治疗方法的完善,更把3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在肿瘤的治疗上,形成了现今肿瘤治疗学中缺一不可的格局。尽管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学的发展,涌现出不少新的治疗手段如生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等,但就治疗效果而言,目前这些新方法尚不能与手术、放疗和化疗3大传统手段相比。
 

从治疗效应看,手术和放射治疗均着眼于局部。恶性肿瘤最初发生在局部,以后侵犯周围组织,神经、淋巴管、血管或通过自然腔隙转移至他处。这样,早期治疗的重点自然应放在局部,即控制肿瘤的局部生长和扩散,特别是淋巴结的转移上。化学药物治疗属于全身治疗,化疗医师除重视局部肿瘤外,更多地把着眼点放在恶性肿瘤的扩散和转移上,强调多疗程、足剂量的用药方法,以期能彻底杀灭绝大部分的肿瘤细胞。
 

肿瘤生物治疗是80年代以来随着免疫生物学、肿瘤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诸学科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治疗手段。其核心概念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制剂,直接或间接地修饰宿主与肿瘤的相互关系,从而改变宿主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应答而发挥抗肿瘤效应。肿瘤生物治疗的特征是现代肿瘤免疫学理论与生物工程技术紧密结合,并以免疫调节剂、细胞因子、过继性免疫疗法、单克隆抗体和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为5大支柱。生物治疗的效应并不强求对肿瘤的完全杀灭,而是争取宿主与肿瘤之间形成平衡,使肿瘤不再继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中医中药治疗,由于主要通过凋动和调节机体的功能而发挥效应,故也属于生物治疗范畴。
 

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National Cancer Database,NCDB)的权威统计学资料表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口腔鳞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 (relativesurvival rate)仅为47.7%,大唾液腺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略高,为64.7%。治疗后在面形重塑、语音功能和通气功能重建方面,尚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由于单一治疗方法本身存在的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从90年代初以来,恶性肿瘤的多学科协作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herapy,team approach)或综合治疗(comprehensive management)观念逐步获得认可。目前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强调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特别是三联疗法,即手术+放疗+化疗。
 

应当强调的是:综合治疗不是硬凑,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尽可能根除肿瘤,保存或恢复功能及美观,防止肿瘤复发,预防新癌产生。因此,在有条件时,应请有关肿瘤专业人员共同研究讨论。根据患者全身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有计划和合理地利用现有治疗手段,因人而异地制定出一个合理的个体化 (individualization)治疗方案;其特点不但是个体的、综合的,而且还应当是治疗方法排列有序的。为此,我们认为,更准确的名称应该是” 综合序列治疗”(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therapy)。综合序列治疗应当是建立在循证医学和大量临床随机试验基础之上的多学科协作治疗,有关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综合序列治疗方案仍待探讨。
 

邱蔚六,郑家伟.应重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综合序列治疗.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5,3(3):179-182 

 
-- 友情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