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上下左右对称排牙法
来源:  时间:2007-04-28 10:53:59

全口义齿的排牙方法很多,例如先排上牙,再排下牙;先排上牙321|123,再排下牙321|123,然后排上牙54|45,下牙54|45,最后排上牙76|67,下牙76|67等等方法,今天我介绍的是全口义齿上下左右对称排牙法:

1.排上牙1|1,其近中接触点与堤中线一致,左右1|1位于中线的两侧,切缘落在牙合平面上,唇面与牙合堤唇面弧度和坡度一致,也就是唇舌向接近直立或颈部微向舌侧倾斜,颈部微向远中倾斜,冠的旋转度与堤一致。

2.排下牙1|1,其近中接触点与牙合堤中线一致,切缘高出牙合平面约1.0毫米,与上牙1|1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冠部的近远中向近于直立,颈部微向舌侧倾斜,冠的旋转度与牙合堤唇面弧度一致。

3.排上牙2|2,其近中面接触上1|1的远中面,切缘低于牙合平面1.0毫米,唇面与牙合堤弧度一致,颈部的舌向和远中向倾斜度

皆大于上1|1,冠的旋转度与堤唇面弧度一致。

4.排下牙2|2,其近中面与下2|2的远中面接触,切缘高出牙合平面约1.0毫米,与上21|12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冠部的唇舌向近于直立,颈部微向远中倾斜,冠的旋转度与堤唇面弧度一致。

5.排上牙3|3,其近中面接触上2|2的远中面,颈部微突向唇侧且略向远中倾斜,倾斜度介于上1|1和上2|2之间,冠的旋转度与牙合堤唇面弧度一致。

    6.排下牙3|3,其近中面与下2|2的远中面接触,牙尖顶高出牙合平面约1.0毫米与上32|23建立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颈部向远中和唇侧倾斜,冠的旋转度与牙合堤唇面弧度一致。

      7.排上牙4|4,近中邻面与上3|3远中邻面接触,近中窝对向下后牙牙槽脊顶连线,离开牙合平面1.0毫米,颊尖与牙合平面接触,颈部微向远中和颊侧倾斜。接着排下牙4|4,与上43|34达到广泛紧密接触的牙合关系。

8.排上牙5|5,近中邻面与上4|4远中邻面接触,舌尖对向下后牙槽脊顶连线,舌尖、颊尖均接触牙合平面,牙长轴垂直。接着排下牙5|5,与上54|45达到广泛紧密接触的关系。

9.排上牙6|6,近中邻面与上5|5远中邻面接触,两个舌尖均对向下后牙槽脊顶连线,近舌尖接触牙合平面,远舌尖、近舌尖离开牙合平面1.0毫米,远颊尖离开牙合平面1.5毫米,颈部微向腭侧和近中倾斜。接着排下牙6|6,与上牙65|56达到广泛紧密接触的关系。

10.排上牙7|7,近中邻面与上6|6远中邻面接触,舌尖离开牙合平面1.0毫米,颈部向腭侧和近中倾斜。接着排下牙7|7,与上牙76|67达到广泛紧密接触的牙合关系。

此种排牙方法其优点有如下几点:

1.每个牙的具体位置容易精确掌握。

2.邻接关系紧密,接触良好。

3.上下牙的覆牙合覆盖能够精确掌握。

4.除上7|7和下1|1外,上下牙一接触二的关系容易调整。

5.上下牙更容易达到广泛紧密接触的关系。

6.一次性成功,不需二次调整牙合位关系。

7.更容易调整上下牙槽脊顶的排牙位置关系。

8.更容易调整上下牙弓的弧形位置关系。

9.更容易掌握上43|34与下43|34之间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及广泛紧密接触关系。

10.更容易掌握牙合平面平分牙合间距的基本原则。

 
-- 友情连接 --